2025年6月19日至20日,西安翻译学院22级户外运动方向8名学生在户外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深入野外,开展了一场为期两天的野外徒步露营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亲近自然、锤炼技能、团队协作”为核心理念,将16公里山野徒步化作“行走的户外实践课堂”,实现了专业教学与自然探索的深度融合,为学生们的专业成长与综合素质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双组领队分工协作,理论实践双线并行。在实践活动的组织架构中,学生们被分为两组,分别承担领队任务,全程参与定位规划、行前计划制定以及物资管理等关键环节。屈老师创新性地采用了“课堂前置+实时纠错”教学模式,先让学生主导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随后针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精准指导,确保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6月19日上午10点,徒步活动正式启动。队员们在行进过程中相互扶持,在路线选择、体能补给等环节紧密配合。两天的行程中,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模拟户外突发场景,开展了蜜蜂蜇伤紧急处理、失温应对、胫骨骨折担架制作等应急演练。这些演练项目让书本知识在山野间“活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学生们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当日下午16时,团队抵达草甸,队员们迅速完成帐篷搭建与野外餐食制作,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了生存技能的实操演练。
风雨兼程锤炼意志,生态与团队精神浸润。6月20日上午11点,团队开始集体下山。然而,由于前一天晚上的大雨导致山路泥泞不堪,这无疑给返程带来了巨大挑战。但艰难的路况却成为检验团队协作的“试金石”。队员们在有序互助中,凭借顽强的意志和默契的配合,于下午15点前安全返程
此次徒步实践活动成果丰硕。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导航定位、野外生存等多余项专业技能,更深刻领会了户外运动“尊重自然、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作为西安翻译学院“实践育人”的典型案例,此次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形式,让生态保护理念与团队精神在徒步过程中完成了浸润式传承,使学生们在自然探索中实现了知识、技能与精神的全方位成长。
“把课堂搬进户外,让技能融入步履。”当师生们背着行囊踏上归途,野外的山野风痕已在他们的专业成长路上刻下了生动注脚。这堂行走的户外课,既是技能淬炼的实践场,更是自然与人文精神共生的成长之旅,为学生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与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