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始于2004年设立的体育部。2022年6月根据专业发展成立体育学院。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休闲体育系、体育教育系、公共体育教学中心、体质测试中心等机构,承担休闲体育和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以及全校公共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内外竞赛,并与工会、共青团等组织共同开展全校体育活动。学院是学校体育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学院积极开展体育社会服务工作。
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7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特聘教授3人,特聘行业专家3人。教师中有国家级裁判员3人,国家健将级运动员4人,中国足协C级教练员讲师1人、C级教练员2人、陕西省校园足球专家组成员2人。
学院在公共体育教学中完善“健康知识+基本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模式。在1年级开设了“健康体适能”普修课,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心肺耐力,做到堂堂课3000米的运动强度。在大二年级开设了18个项目的选项课并建立了十多个体育俱乐部。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了丰富多样的选修课,满足全校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锻炼需求。
学校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竞赛活动。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校田径运动会,常年坚持开展8—10个项目的单项体育竞赛活动。打造出篮球精英赛、羽毛球优胜杯等系列学生精品赛事。鼓励各二级学院建设一院一品的院内体育竞赛,构建校院两级竞赛活动体系,增强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
体育学院加强体育代表队建设,坚持科学训练,现已形成以女足为代表的高水平运动队体系。近年来各支代表队在省级、国家级体育竞赛中不断取得佳绩,2021年至2024年女足代表队连续四年获得陕西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实现该项目的四连冠;2023年11月女足代表队获得全国高校女子足球冠军邀请赛暨粤港澳大湾区女子足球赛冠军;2023年至2024我校武术代表队连续获得三次全国武术套路锦标赛单项冠军,取得武术项目的历史性突破;2024年在第22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我校运动员娄晨龙夺得男子甲组铅球项目冠军,实现了我校田径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学院科研教学成果丰硕,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陕西省民办高校获准立项的第一个国家级项目;2024年体育学院乔玉成教授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这是我校首次获批国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也是我校高层次项目立项的又一重大突破;2023年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2022、2023连续两年获批科技厅面上项目一项;每年陕西省社科、西安市社科、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体育局、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等科研项目体育学院均有立项。2024年学院体育学院教师参与的《儿童中心、注重三化、多方协同幼小体育衔接机制创新与实践》荣获陕西省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实现了我校陕西省教学成果领域首次特等奖。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30篇,出版专著5部,参编教材20部。
学院积极拓展对外合作,参与各项社会服务。先后参与了国家体育教育政策以及陕西省教育与体育政策的决策咨询,参与了国家、省、市各级体育政策的决策咨询。与长龙体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户外运动协会、西安翠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英志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西安沃尔德高尔夫俱乐部、西安热雪奇迹滑雪场等20余家签署合作协议。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莲湖区、高新区等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实习实训平台,为我院毕业生实习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平台。近年来,学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
学院将在学校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实现建成西北一流、国内知名、面向国际的民办体育学院的目标。
体育学院
2025年2月25日
版权所有 西安翻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